討論:宋體

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。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分割[編輯]

建議分割成宋體與明體,在電腦系統上兩者有極大差別,已非宋明朝時的式樣。—Mokaw (留言) 2009年5月31日 (日) 07:32 (UTC)[回覆]

(-)反對 這裡說的是古代印刷術使用的字體,不是說電腦字體。 -- Yejianfei留言2015年3月1日 (日) 04:40 (UTC)[回覆]

合併[編輯]

建議合併。先說為何被分割。

  • Mokaw 說「建議分割成宋體與明體,在電腦系統上兩者有極大差別,已非宋明朝時的式樣。」據本條目,這個差別是:宋體是宋朝發明的字體;明體是萬曆年間所形成。
  • 而具體的差別是甚麼?如果我們以現代的所謂「宋體」和「明體」為例,所謂「明體」是比較接近康熙字典的字體,而所謂「宋體」是根據某教育部或教育署的標準,比如我們常見的中易宋體根據現代漢語常用字表,教育部標準宋體根據國字標準字體

為何應該合併?

  • Mokaw 寫的都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。我沒見過在宋代出現甚麼與現代明體相同的字體。這個網站 比較有研究,有列出數時代的字體。據該網站,北宋的印刷都用楷書,南宋在臨安才出現我們現在所謂的「仿宋體」。然後明代再印臨安的書籍才把臨安的字體演變為我們現在所謂的「明體」。
  • 我明白現代的所謂「宋體」和「明體」有甚麼差別,而這個差別不算可以為「宋體」與「明體」分為兩種字體的條件。

故,我合併。 --Asoer (留言) 2010年5月27日 (四) 19:16 (UTC)[回覆]

宋代沒有宋體,明中葉仿宋刊本的方體,日本人稱明體字,康熙規定叫宋體,《文獻通考》的序文中,規定:「此後刻書,凡方體稱宋體字,楷書均稱軟字」。這並不是書法,錢泳:「有明中葉寫書匠改為方筆,非顏非歐,已不成字」。隨然不是書法字,但很明顯是同一個印刷體。宋刊本的字腳和襯線,和宋體明體不同,既然不是書法,就不可能是什麼秦檜發明用於奏章的。

早前聽說宋體是秦檜創造的?![編輯]

如題,是不是真的呢? --思想螞蟻·greation留言2014年1月29日 (三) 13:26 (UTC)[回覆]

橫平豎直的宋體是雕版用字,而宋明時期往來的公文都是手寫的,中央政府完全沒必要(也不會屑於)統一出一個完全不會用到的(平民階層)字體。而且就算真要創造一種統一字體,也肯定用當代的書法名家字體,或者宋徽宗自己的瘦金體(樣式偏向仿宋),不會輪到秦檜出手…… --LunarShaddowღIvy 2014年2月18日 (二) 12:22 (UTC)[回覆]

--看來是訛傳啊 --思想螞蟻·greation留言2015年7月20日 (一) 16:10 (UTC)[回覆]